昨日,“2023从都国际论坛”在广州举办。与会期间,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、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就中国式现代化、“一带一路”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话题接受媒体采访。
他表示,中国式现代化包含了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,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可以让共建国家共享中国的发展机遇。“当前,‘一带一路’进入2.0版本,正从基础设施建设转向民生经济。”他说。
“过去40多年来,中国为世界经济作出了突出贡献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们一直在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,为世界经济发展以及贫困人口的减少贡献了最大的份额。中国式现代化,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可持续发展,更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可持续的动力,所以大家对中国式现代化越来越感兴趣。”
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、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
他也注意到,中国不会把自己的现代化模式强行推广到其他国家,“我们强调的是互学互鉴和国家的自主选择。”他还指出,“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表现在物质意义上的发展,如制造业、高科技等,也表现在制度层面。一个物质意义上的现代化一定要有制度意义上的现代化跟它配合。”
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。“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是我们第二次开放的成果,第一次开放是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,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我们正处于第三次开放。”郑永年建议,在新一轮开放中,粤港澳大湾区首先要形成一个共同大市场。
“过去的工业化历程表明,所谓的工业化离不开高教人才的世界枢纽、科创制造业枢纽以及金融服务枢纽。即使在世界范围内对比,粤港澳大湾区在融合方面都是有优势的。”他认为,当前的大湾区已具备了所有的基础条件,要考虑的是如何统一规则、标准管理。
广东如何在良好制造业基础上实现新型工业化?对此,他建议,应当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、高科技制造业。“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在变化,我们的企业要更多地投入研发,往高端制造业发展。基于技术进步之上的产业升级,才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。”他相信,以当前广东的发展基础,现在的提升并不是从0到1,而是要实现中低端从1到10的提升,只要努力是能够做得到的。
郑永年还提到,由于经济体量大,粤港澳大湾区应在“一带一路”2.0版里担当领头羊。“珠三角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大本营,是中国民营企业最发达的地方之一。”他认为,“一带一路”1.0版本中,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由国有企业来参与,2.0版本中的民生经济建设项目比较分散,要靠民营经济。而从深圳到广州的整个珠三角地区,集聚了一大批互联网、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公司。“实际上,珠三角的民营企业很多已经把供应链产业链延伸向‘一带一路’。”他还特别指出,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香港扮演的作用,通过香港的金融资源解决民营经济在民生经济领域的融资需求。
文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:徐雯雯、张姝泓、申卉、方晴 见习记者:陈旻玥
图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:莫伟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