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23日是重阳节,作为传统节日,文化内涵丰富。非遗中有不少作品与重阳风俗相关,既展现了传统手工艺之美,又向大家送上暖暖的祝福。

  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风俗。南京民俗博物馆的民间布艺(布贴画)非遗传承人祁竞创作了《登高望远 情系重阳》。布艺是指以布为原料,集民间剪纸、刺绣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。秋高气爽,一家人登高眺望祖国大好河山,既可以锻炼身体,又可以放松身心,享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。

  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之时,据说重阳节赏菊的风俗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。后人效仿,旧时文人士大夫,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,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。

  十竹斋的一张信笺绘有陶渊明采菊醉酒的情景。十竹斋,明代万历年间胡正言始创于南京鸡笼山下,水印木刻把中国传统的绘画和水印版画的表现手法巧妙地结合起来,《十竹斋画谱》《十竹斋笺谱》也是世界彩色印刷的开端。据十竹斋非遗老师赵诗恒介绍,这张信笺出自《十竹斋笺谱·卷一》,题字内容为“青山烟欲瞑,扶筇一醉归”,表现了陶渊明采菊盈筐,扶醉而归的惬意心境。

  南京烙画传承人邵玉荣创作了一幅月下赏菊的作品。烙画又称火笔画,是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。天上一轮皓月,地上菊花盛开,旁边配了宋代范成大的诗《重阳后菊花》:“寂寞东篱湿露华,依前金靥照泥沙。世情儿女无高韵,只看重阳一日花。”金色的菊花带着湿露,鲜嫩可爱,可世俗之人只知道看重阳节那一天的菊花。这是期待大家重阳节后也不要忘记赏菊。

  江苏省非遗绒花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树宪创作了一组“菊花”作品。制作绒花的主要材料是蚕丝,紫铜丝为骨架,一件绒制品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。在中国古代,人们喜欢将花戴在头上,到了冬季百花凋零时,古人就会选择绒花进行佩戴。

  他的“菊花”作品融入了时尚元素,既可以插于花瓶之中,也可以佩戴在头发上、衣物上或者配饰上,造型简洁,美观雅致。

  重阳节,承载着中国文化中敬老的深厚内涵。在南京民俗博物馆内,被誉为“金陵葫芦张”的南京市葫芦画代表性传承人张苗制作了《重阳》葫芦。上面写着“重阳”二字,下面是一个大大的“寿”字。葫芦上绘有祥云,造型独特,婉转优美,是具有独特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,寓意对未来的美好祝愿。这幅作品是祝愿老人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。

  南京面塑作品《重阳节——老寿星》由南京面塑代表性传承人钱翠芳创作。面塑,是指以面粉、糯米粉、甘油或澄面等为原料制成熟面团后,捏塑成各种形象的手工技艺。钱翠芳在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工艺,使面塑作品表现形式上多样化。这件南京面塑作品,老人一手拿蟠桃,一手扶挂着葫芦的拐杖,也是祝福老人健康长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