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井里汶,2025年5月14日)
作为中印尼建交75周年的热点文化活动,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2025广州文化周——“丝路花语”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之旅井里汶站,于5月14日在印度尼西亚的井里汶成功举行。活动通过专家会谈、推介会、沙龙对话、公众活动,成功深化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合作前景。

广州作为“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”(CAMSR)牵头城市,自2017年起积极推进海丝文化传播,通过“丝路花语”文化之旅,将广州的历史文化底蕴带向世界。该项目已走访多个国家和地区,包括印尼、斯里兰卡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塞浦路斯等,成为深化海丝文化对话、促进多边交流的品牌项目。2024年11月,井里汶正式加入海丝申遗,成为申遗联盟首个国际城市。

参加会议和活动的代表,分布来自井里汶政府代表、印尼国家文化部、海洋渔业部、西爪哇省文旅厅的代表,有印尼国家考古中心、印尼国立大学、伊联大学的专家学者。来自井里汶政府20多个部门,华社各团体,西爪哇文化机构的代表参加了活动。



中方代表团团长,海丝申遗城市联盟办公室负责人表示:“通过‘丝路花语’文化之旅,广州与井里汶必将共同构建起区域间文化遗产合作新格局,为海丝申遗的国际合作,创造示范效应”。


井里汶是著名水下沉船考古的城市,井里汶摄政长在致辞中表示:“中国广东阳江在原址保护沉船遗迹,打造为博物馆旅游景点;湖南长沙则以长沙窑遗址为基础,发展成文化遗产旅游城,是世界级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的典范。井里汶规划“井里汶海洋考古博物馆项目”,期待中国海丝申遗城市联盟参与规划,提供技术支持,建立合作框架,打造水下文化遗产合作与利用的最佳实践典范,使项目成为两国文化合作的重要里程碑,并成为展示亚洲文明和谐共生的最佳范例,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线路世界遗产,提供一个具有突出普遍价值(OUV)的全新典范。”


印尼国家文化部历史和博物馆司司长阿古斯·穆利亚纳教授出席活动,表示全力支持井里汶建设海丝博物馆,把多元的历史与文化展示出来,赢得了现场嘉宾的热烈掌声。印尼国立大学考古学家、印尼考古协会创始人阿里·阿克巴教授表示:“作为世界古迹遗址理事会考古遗址专家委员会的专家,跨国联合申遗,符合世界遗产的合作趋势,也更容易确定成功”。


为推进海丝史迹的研究与保护,代表团专程前往据传是郑和靠泊并建立灯塔的穆拉查提古港考察。中方专家表示,古港遗址是海上丝绸之路遗产史迹非常重要的锚定点,可以开展陆上和水下联合考古与遗址保护。井里汶政府当即决定对该地区开展古港遗存文物调查。

相信通过此次访问,作为第一座加入中国海丝申遗计划的国际城市,能更快融入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中,共同实现亚洲海洋文明合作的杰出典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