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21日,阳江市人民政府与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海洋通信导航遥感阳江联通院士工作站达成深度合作,以“通导遥”(通信、导航、遥感)技术为核心,共同打造海洋科技创新高地,赋能阳江海洋产业升级与智慧城市建设。这一合作标志着阳江正式开启“数字大航海时代”,以科技之力擘画向海图强的时代蓝图。

院士工作站揭牌:构建海洋新质生产力
5月21日,海洋通信导航遥感阳江联通院士工作站正式揭牌。该工作站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领衔,汇聚多学科专家团队,致力于攻克海洋通信导航遥感领域的关键技术瓶颈,推动“空天海地”一体化技术的深度融合。
刘经南院士指出:“阳江不仅是海上风电的产业高地,更是突破海洋科技‘卡脖子’难题的战略要地。”工作站将聚焦深远海“通导遥智能PNT时空基准网络服务”,探索“PNT+5G-Advanced”技术融合,构建“2网+6平台”创新体系,为阳江海洋经济注入强劲动能。
技术赋能:构建智慧海洋“数字神经中枢”
在海洋通信领域,院士工作站将建设基于“PNT+5G-Advanced”的空天海地一体化网络,实现阳江海域全时空无缝通信覆盖,打造智慧海洋的数字神经中枢。通过部署北斗高精度定位、双光谱成像等设备,整合天基卫星、海面浮标及水下传感网络,编织覆盖全域的立体化海洋时空信息感知网。
聚焦产业痛点:从灾害防治到生态保护
针对海洋灾害防治难题,合作三方依托“粤水安”平台数字底座,构建“一库三中心”智慧应急体系(即海洋灾害数据库、监测预警中心、指挥调度中心和决策支持中心),实现省、市、县、乡镇、村五级联动,为防灾减灾提供全链条数据支撑。
战略合作:加速科技成果转化
在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上,阳江联通与15家重点企业签署了11项战略合作协议,涵盖绿能算力产业园、通航安全、主平台产业新空间等领域。这些合作将推动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在阳江落地转化,培育一批海洋、空天、工程技术领域的领军人才。
擘画未来:打造粤港澳大湾区“阳江样板”
阳江作为广东西海岸重要支点城市,正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辐射,以“提升落实年”为主线,紧抓湾区建设机遇。通过“通导遥”技术的深度融合,阳江将构建智慧海洋运管服体系,推动海上风电、商业航天、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协同发展。
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,合作方将通过实景三维建模技术,完成城市高精度数字化映射,为规划、应急、公共服务提供可视化支撑。例如,利用三维模型模拟台风路径,优化防洪调度方案;在低空经济领域,开发无人机物流航线,提升海岛物资配送效率。
刘经南院士说:“阳江的实践将为全国海洋科技发展提供可复制的经验。”未来,这座“海丝名城”将以科技为引擎,驱动蓝色经济腾飞,为海洋强国战略贡献“阳江智慧”。
通讯员: 曾宇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