岭南梨园绽新蕊:第二届粤港澳少儿戏剧小梅花荟萃活动启幕

岭南五月,戏韵悠扬,童趣盎然。5月23日的广州粤剧博物馆热闹非凡,亭台水榭间穿梭着一群“戏曲娃”,斑斓戏服与青砖灰瓦相映成趣,引来不少游客驻足。当天下午,第二届粤港澳(第十六届广东省)少儿戏剧小梅花荟萃活动决赛现场竞演开幕,即将迎来3天9场500多名小朋友参与演出的戏剧比赛。

本次大赛由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、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香港会员总会、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、广东省戏剧家协会、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、广州市荔湾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共同主办,不仅延续了往届“以戏育人”的宗旨,更以“扩容升级”之姿,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与青少年美育教育的生动实践。

本届活动收到来自广东17个地市和港澳地区的93个单位、1125名小演员参与初赛,其中,深圳以60多个个人业余节目、300余名选手参与初评,展现出少儿戏剧教育的深厚积淀。广州、珠海、佛山等地市参赛人数均突破百人,湛江雷剧小演员首次登上省级舞台。在个人业余组决赛名单中,香港、澳门小演员占比达5.6%,专业组中澳门选手比例高达13.8%。省剧协主席曾小敏在致辞中指出,本届大赛呈现出多剧种全面开花,多地区齐头并进,选手水平和节目水准整体提升的良好态势,体现了近年来粤港澳少儿戏剧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可喜局面。

本次决赛现场竞演为期3天,共设3个组别,9场比赛,即将上演11个剧种、93个单位的141个节目。其中,6场个人节目设在粤剧艺术博物馆,3场集体节目设在红线女大剧院。

本次决赛现场竞演,涵盖11个剧种,创历年之最。从粤剧的深情委婉到潮剧的典雅细腻,从汉剧的雍容端方到雷剧的通俗健朗,到客家山歌剧、花朝戏的清新悠扬到西秦戏的古朴豪放,从京剧的国粹风范、昆曲的古韵遗风到到越剧、黄梅戏的柔美抒情,无不闪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彩光芒。

比赛期间,主办方还组织丰富多彩的惠民演出和互动项目。5月24日上午,粤剧博物馆广福台将迎来广东“四大剧种”——粤剧、潮剧、汉剧、雷剧专业组优秀小演员的精彩演出。荔枝湾、永庆坊等周边景点也不时闪现“岭南戏剧小梅花”。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小小传承人在骑楼古街、市井烟火中,感受荔湾区老城市新活力的独特魅力,并通过隆重又可爱的戏妆和认真又活泼的表演,为市民和游客展现传统戏剧的当代魅力。